(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好地满足宝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更好更快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宗旨。根据省、市、区教育发展总体部署及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学校概况
福新小学位于珠江口旁,毗邻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学校创办于1947年,始名为“私立农民小学”,其后数易其名。先后名为“下十三村小学”、“和平第三小学”、“新和小学”,1996年8月由虾山涌旧校搬至现址,并更名为福新小学至今。校园面积22611平方米,村小改造前建筑面积9682平方米,改造后建筑面积15557平方米,学校规模可达36个教学班,学生1620人。现有2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教工宿舍楼,35个教学班,学生1754人,教职工95人,其中中共党员32人,专任教师91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4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学历74人,大专13人。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办学条件日臻完善,设备设施齐全,拥有2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灯光篮球场、空手道馆等体育设施,及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等20多个功能场室。曾先后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园林式花园式学校、深圳市宝安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和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1月被评为深圳市一级学校,2007年通过宝安区优质学校评估。
(二)发展优势
特色
福新小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从“人本”精神出发,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会感恩作为德育的突破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除了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一节课外,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分别开设了粤剧、空手道、三棋、篮球、文学社等二十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紧张学习之余,保证足够娱乐、运动锻炼的时间,又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近年来粤剧、空手道等项目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分别在各级各类的比赛获得优异成绩。我校粤剧队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获奖无数,2010-2013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荣获5个全国小梅花金奖,这更是福新校史上的一个巅峰,粤剧已经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逐渐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宝安区教育局、关工委等领导多次到我校指导视察粤剧工作。2009年初我校引进了“空手道、跆拳道”特色教学课程。虽然开展时间短,但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比赛成绩喜人,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奖项,逐步成为我校特色体育项目。2010-2013年期间,我校先后被命名为宝安区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和全国跆拳道协会会员单位。
队伍
1、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叶剑平,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副校长肖艳丽、朱广勤分别主抓学校教学、德育工作,下设办公室、教学处、德育处三个组织机构。全体教师分为语文科组、数学科组、英语科组、综合科组、体育科组5个科组以及一至六年级6个年级组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锐意进取,廉洁奉公;教师队伍事业心、责任感强,敬业乐业。
2、青年教师:逐步形成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每学期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设定具体目标,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评比活动,如:课堂教学评比、说课评课评比等活动,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多次担任市级、区级教学研讨任务,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学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多次在我校举办全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讨活动,2011年 2月28日《宝安教育》整版专题报道了福新小学教师培训的做法,向全区进行经验推介。
3、以特区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为平台,开展校际交流、“百校扶百校”等活动,与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部结对帮扶,为一部分教师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三)存在不足
1、学校师资存在过于年青化的问题,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超过三分之二,而且预计未来五年,青年教师比例还将大幅度提高,名优教师人数少,各个学科的教师缺乏有引领作用的带头人。
2、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针对学位紧张的现状,十三五期间将大幅度的扩大办学规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还需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二、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提升教育现代化品质为主线,推进“均衡优质、特色建设、国际开放”三大战略,抢抓机遇,坚持发展、加速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把福新小学办成规范化、现代化、富有鲜明特色的优质化学校。
(二)办学理念
学校以“幸福育人、创新发展”为办学理念,全校实施“幸福教育”模式,坚持“做师生幸福的教育”的办学方向,以“培养幸福人”为办学目标。学校有“民主、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敬业、严谨、创新、进取”的教风和“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三个面向”为指导,至2020年学校形成“幸福育人、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显现“幸福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课程理念、课程设置等),管理模式人性化、学校建设特色化、队伍建设最优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学生发展素质化的一流小学。倡导幸福教育,着力打造“幸福校园”,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扩大办学规模,在2020年前学校办学规模达到4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2400人左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具体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
1、有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理性化、规范化、全面化。管理讲究效果,符合章程。民主,有程序。
2、用制度化管理来规范办学,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尤其在学校安全、教学常规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3、用人本化管理激发教职工内驱力,形成一支团结协作,有创新精神,有朝气,精业务,讲实效的管理团队。
4、依法治校,以德立教,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
队伍建设目标
1、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工作勤奋,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群体。
2、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100%,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0%以上。教师理念新,手段方法先进,运用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乘。
3、制订名优教师培养计划,强化基础教学,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基本实现各学科有领衔教师,有相当比例的名优教师,市级以上名师1-2人,区级名师2-3人,街道级名师3-5人。
4、引进优秀教师人才,2020年前达到48个教学班教师配备,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30人左右。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5、以设岗定员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完善教师聘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激励广大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弘扬先进,抑制负面消极因素。
教学质量目标
1、实践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促进教师对新教材、新课堂的把握能力、生成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常规要求,优化备课方式,加强课例研究,实现有效课堂。
2、普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资源互补,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3、明确质量目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方位努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保证教学质量稳定和提升。始终保持我校的教学质量在福永街道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区处于一流水平。各类竞赛踊跃参加,得奖名次多。学科的各项竞赛成绩在全区保持领先水平。
办学特色目标
1、学校粤剧、空手道特色品牌继续做大做强,融教育科研与创建学校特色一体化,实现学校特色建设科研化。
2、继续发挥粤剧艺术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不断提升粤剧艺术团的水平,培植精品,确保每年有节目在深圳市级获奖,力争有作品在全国获奖,争创“深圳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3、继续发挥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跆拳道)学校的优势,全面普及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力争更多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向上输送更多跆拳道优秀人才,争创“广东省高水平运动项目(跆拳道)学校”。
校园文化目标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特征的群体文化。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能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一草一木都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熏陶作用。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等。
4、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并认真执行、落实到位。
设施建设目标
1、48个教学班教室配备齐全,全部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
2、各种功能场室配备齐全,装备先进,仪器装备达到教育部配备目录Ⅰ类标准。
3、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走进每一个教室,每一个办公室,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
4、加强硬件配套,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区政府支持,加建一栋教学综合楼,一栋体育馆。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科学管理
制度健全,责任落实,重大问题民主程序到位,与时俱进,管理有效,符合本校实际,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工作措施:
1、修订完善学校各类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2、组织学习,明确要求,分工清晰,检查评比常态,奖惩分明。
3、注重研究新问题,例外的事情,解决问题有创新精神。
(二)队伍建设
师德高尚,专业素质好,骨干教师多,市级以上名师1-2人,区级名师2-3人,街道级名师3-5人。
工作措施:
1、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建立常态师德教育模式:培训、学习、交流、评选制度(每学期师德讲座3次,每学期典型先进事迹交流,学习体会交流,优秀班主任评选等。)
2、为教师创设各类锻炼平台,增加实践机会,有一定层次的教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3、根据学校实际,调动中老年教师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4、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激励机制,使之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5、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大教学实践课的开放力度。
6、整合、调整教师资源,引进优秀教师。
(三)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程改革,增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素质。注重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创新、自主独立、合作沟通、低碳环保、生命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工作措施:
1、坚持德育为先,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品行培养,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着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德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严格执行市教委课程计划。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资源,制订校本课程计划。
4、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学科教学计划、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防灾演练逃生等),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加强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培养拥有“强壮体魄、阳光心态、良好习惯”的阳光儿童、阳光少年,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定坚实基础。
(四)办学特色培育
在现有特色项目粤剧、跆拳道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研修、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拓展特色项目的外延,丰富特色项目的内涵,把特色项目做实做细,做精做强,打造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办出高水平的特色名校。
工作措施:
1、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把粤剧、跆拳道特色项目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社会知名度。
2、加强粤剧、跆拳道队伍梯队建设,完善管理,提升整体质量,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比赛成绩。
3、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普及教育面,形成特色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区一流水平,学校在全区有较大知名度,在全市有一定知名度。
工作措施:
1、进一步明确质量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员参与,全方位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2、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校本研修质量,提高课堂实效性。
3、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学科质量交接制”、“学科质量月检制”“学科质量督查制”、“培优辅差责任制”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形成校长室、教学处、年级组、教研组,条块结合的质量监控管理网络。建立学科分管行政教学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的过程管理,在备课态度,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六)教育科研
打造一支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力争科研成果丰硕。
工作措施:
1、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扩大科研队伍,提升科研质量。
2、明确落实市区级课题,以课题引路,以科研促质量。
3、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加强教研组课题管理,遴选有价值课题申报市区级课题。
4、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积极参评、发表。
5、发挥“明师工作坊”阵地作用,各学科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五、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规划,在教师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规划引领,目标引导,推进学校发展。
(二)责任保障
1、建立若干责任小组。
2、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制订实施计划。
(三)检查与评估保障
1、领导小组与若干责任小组定期研讨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实效情况。
2、加强监督检查,适时调整完善。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